“我们9月28日订了民宿,但行程有变,本想提前3天取消预订,但平台和房东坚称‘不是癌症’,没有商量的余地。”北京的李先生一脸无奈的说道。他向《法治日报》记者展示了手机订单截图:今年9月28日,因打算国庆期间带家人去看海,他在某平台订购了福建的一家民宿,两晚房费合计860元。可以下单的当天下午,公司临时通知我们国庆加班。他立即联系平台客服,得到的答复却是“订单标记为非癌变,不予退款”;他转向更加直接的民宿老板:“这是平台的规定,你自己在平台上。” 9月28日至10月1日之后,李先生多次拨打平台客服电话,发了三封邮件,并附上加班通知截图,甚至询问“订单可以转移吗?”,但均被拒绝。 “他们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最终条款都是‘不取消’。”李先生表示,直到10月2日入住当天,他的退款申请一直处于“被拒绝”状态,860元房费就这样被浪费了。近日,不少游客向记者反映,在预订酒店时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有人提前三天取消民宿却被拒绝,还有人发现不同的人预订了不同的房间。同一平台同时定价……这些问题暴露了酒店预订市场的诸多隐秘乱象。注销改制“不可逆转”的困难 像天津市民李先生、王先生一样,连日来也遇到了注销改制的难题。 9月11日,他在10 月 3 日至 10 月 5 日在应用程序上进行旅行。他计划带母亲出城检查她的健康状况。房费来到467元。 9月23日,他在一次事故中受伤。就医后,医生建议她卧床一个月。于是,他当天向平台申请取消订单,但客服回复称:“根据条款,9月11日20点51分后取消,需要支付212元手续费,即使有证伤高峰。”为此,他提交了病历、受伤照片、住院支付凭证,甚至要求主治医生录制视频说明情况,但平台仍坚持“按条款减费”。 “467元的房费,扣除212元,已经接近一半了,这真的合理吗?”王先生对此感到难以接受。但令王先生惊讶的是,与他同行的母亲却申请取消行程出于同样的原因订购,但获得全额退款。 “明明是同一时间下的单,为什么取消订单时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呢?客服一会儿说‘你妈妈的订单是用不同的账户下的’,一会儿又说‘系统自动判定’,却始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没有力气与平台反反复复,王先生和李先生选择了“认输”,钱和房子都被赔光了。记者采访发现,退改签难是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经常遇到的常见情况。大多被平台或酒店以“不取消”为由拒绝。这些订单大部分订单并没有在预订页面明确注明取消和更改限制。例如,上述李先生的订单中,隐藏着“不可撤销”条款。页面底部,内容标注不清晰,不小心点击是看不到的。然而,当违反合同的一方成为平台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来自天津的赵女士提前十多天预订了国庆期间贵州的一家酒店。然而,几天之内,酒店就以“无家可归”为由取消了他的预订。赵女士在平台投诉后,平台承诺“支付重新预订的差价(最高可达原订单价格的3倍)”。他花了4500多元重新预订,但当他申请赔偿时,平台以“房间数量不相等”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 “取消的订单我订了5间房间,重新预订的时候,因为新选的酒店每个房间的面积和原来的不一样,我订了10间房间。之前平台提到付款的时候,被拒绝了,只是价格,并没有说会和以前一样。赵某只能按照平台的“规定”,重新预订了5间房间,但平台仍拒绝付款。赵女士说:“这时候平台没有任何理由,就说‘我不遵守’,但他们又无法解释我为什么不遵守。我通过各种方式投诉后,他们建议只能以优惠券的形式扣除赔偿。但我花的是真金白银,下次什么时候用优惠券也不确定。” “这就好像平台有解释权,而消费者在维权方面却太被动了。”赵女士的话道出了很多消费者的无奈。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中,消费者杨先生提前20多天在某平台预订了目的地城市ihotel的两间4晚房间。以优惠价464元付全款后,收到预订成功的消息ul。很快,该平台客服打来电话,称酒店已满,建议取消订单。不仅全额退款,杨先生还将获得760多元的赔偿。杨先生同意取消后,发现同类型房间、同一酒店入住仍可预订,但单价涨至每房每晚378元。为了出行顺利,杨先生又订了一个房间,花了2000多元。但该平台承诺的760余元赔偿并未兑现,于是他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该平台。平台辩称该订单是有能力的代理人发出的,因代理人原因无法履行,并与杨先生达成终止协议,不承担任何责任。杨先生认为,与平台存在合同关系,平台关于“满房”的借口是虚假的,属于违约行为。法院裁决d 平台没有对自营和第三方业务进行有意义的区分,并且不公开代理信息。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应当承担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综合双方谈判记录以及杨先生的实际损失,判断平台应遵守此前约定的760余元赔偿方案。现在高级会员“被杀”,多家平台推荐 制定了不同的会员福利制度,包括充值成为会员。级别越高,预订酒店时可享受的折扣越大。然而,在北京工作的秦先生就遇到了“档次越高价格越贵”的“杀大人”行为。 10月初,某平台高级会员秦先生计划预订江苏南京的酒店。他登录了e平台查询发现,10月4日至8日价格为267元/晚。但他向中级会员的朋友查询,同一时间同类型的房间只要218元/晚,普通会员更低,只有203元/晚。 “我当时就纳闷了,平台上说‘等级越高,福利就越大’,但福利竟然是‘我们花的钱越多’?”秦先生立即联系了平台客服。对方先是说“商家暂时调整了价格”,然后又说“可能是网络波动”,最后只是归咎于“您的手机定位有问题”。秦先生向记者回忆道:“我找了三个不同级别会员的朋友同时比价,在没有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高级会员显示267元,中级会员203元,普通会员235元。我的级别是最高的,但价格却是”于是,秦先生跟客服聊了大约一个小时,但对方并没有直接回应“杀人”的问题,最后直接挂断了电话。“我注册会员就是为了蹭福利,结果却占了便宜。 “做会员还有什么意义?”秦先生愤怒地说。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某平台含早餐、礼包的酒店双床房价格,白金会员为1003元,普通会员为981元。高级会员的价格比低级会员或非会员的价格要高。对此,客服平台表示,价格的差异是因为红包不同。以及不同会员可以享受的优惠活动 除了上述问题外,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平台预订酒店时,经常遇到优惠的情况。动议与实际情况不符90元/晚,但我点击后变成了200多元。客服也说“系统问题”。这不是点击诈骗吗?”半个月前,天津市民张女士想预订湖北武汉的酒店,她查看平台时,首页推荐栏显示,某酒店10月31日至11月3日的价格为“90元/晚”,图片为明亮干净的大床房。点击进入订单页面后,价格改为208元/晚,房型也改为“小单间”。 “房间没有窗户。”我以为点错了,结果还是一样。张女士立即联系客服询问。“可能是系统缓存的问题”,然后改成“价格会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酒店在线预订的初衷是希望利用技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d让出行更加便捷。但现在,霸道的“不可撤销”条款、职责分工不明确、难以辨别的“杀戮”任务正在一点点摧毁着消费者的信任。不少消费者在采访中呼吁:“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细心一点,允许我们在网上下单,方能少一些任务,多一些安心。”记者韩丹东见习记者余天行主编:张菊发言时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