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新闻记者 慧婷 近日,某村镇银行发布文件称,“杜绝五年期整存定期存款”,同时下调其他到期存款利率,引发关注。潮新闻记者发现,虽然仍有部分银行公开宣布“取消”中长期定期存款产品,但不少银行的长期定期存款产品作为以往吸纳存款的“利器”,实际上已经悄然退出市场。如果产品下架、出售,或者利率“倒挂”,这些现象都表明银行业正在积极向负债端调整。 “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停止销售高成本产品来降低负债成本,已经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做法。”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银行正在改变以往追保的模式扩容要注重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中小银行已下架五年期定期存款。有的银行“五年存款还不如三年存款”。在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降低高成本长期存款比重、增加短期存款或扩大同业存单等多种负债来源,成为银行优化中长期负债结构、实现精细化治理的根本之策。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对资金成本更加敏感,因此积极调整负债结构,通过压缩中长期存款规模和成本来减轻经营压力。目前有多家银行,包括浙江网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百信银行、安徽新安银行、苏商银行、中关村银行等。多数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虽然仍在销售,但利率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出现明显的利率“倒挂”现象——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造成“存得越久,收益越低”的局面。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现象。 “节省三年,胜过节省五年。”建设银行杭州西湖区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表示,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最高为1.55%,五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最高为1.3%。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显示的定期存款利率。杭州银行一位客户经理介绍:“如果资金低于20万元,可以选择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坐息均为1.5%; “资金达到20万元,三年期可享受最高利率1.65%,五年期不再加息。”浙商银行个人存款产品三年期和“汇存”五年期利率相同。“最低存款额为100元,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为1.8%;最低存款额为5万元,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为1.85%; “最低存款额为20万元,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均为1.9%。”该行客户经理表示。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储户来说,选择五年前的定期存款并不会获得更高的收益,反而会牺牲资金流动性。专家建议大额存单适度差异化配置。在大额存单存款方面,目前在网上很难找到5年期大面额存单产品。大多数银行产品上架。受此影响,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甚至将3年期产品从销售名单中剔除,银行销售的大面额存单最长期限也仅为1年期。从利率情况来看,目前银行销售的大额存单已集体陷入“1期”。业内人士指出,部分银行调整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发行计划,基本是为了降低利率、降低负债成本。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专家预测,在利差压力和政策引导下,五年期定期存款或类似的高成本产品将被下架,未来可能会被更多银行采用。对于习惯通过长期定期存款保值财富的储户来说,这一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变化趋势,专家建议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做出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如果追求稳定收益,除了存款之外,还可以配置一些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理财基金、国债等产品。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适当增加股票、偏股型基金、黄金等产品的配置。主编:熊世华发言时请遵守新闻发帖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