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燃眉之急、务实合作,莱克理工学院向非洲

日期:2025-11-22 浏览: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曦文军通讯员陈凌实习生赵婉莹科技特派员制度原本是中国的一项科技援助计划。我们非洲省的大学也使用它,并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热烈欢迎。 “我们第一批20名科技特派员已经从非洲回国,成果已经很明确了。” 11月20日,在2025中非合作发展论坛上,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宋晓春向湖北日报记者宣布,为推动科技成果向非洲转移,弘扬文化,莱克理工大学发布了《2025年非洲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汇编》,与南非文达大学联合共建当地唯一的“绿色科技孔子学院”,客栈创新打造“汉语+科技”模式,打破传统孔子学院专注语言文化教学的框架。 “我们参观光伏工厂时,发现光伏板存在破损、脱层问题,双方现场商讨解决方案。”刚从非洲归来的理学院卢清华副教授是该校首届科技特派员之一。在为期十天的交流中,他与另外两位老师一起与非洲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并对当地实验室、农场、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介绍了“农光配置”的光伏生态农业新模式、智能农业机械、高压电气监控设备和环保绝缘的技术成果和常见应用案例的趋势技术受到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热烈欢迎。 “非洲是创新的热土,他们渴望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也希望利用我们的优势帮助更多当地民众。”陆清华说道。事实上,湖北工业大学一直把对非合作作为国际发展的优先战略。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70多个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10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人才联合培养、共建联合实验室、中非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宋晓春表示,非洲是南方最大的大陆,中国是南方最大的国家;在科技、教育、人文、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不搞空洞的合作n,而是聚焦非洲的“燃眉之急”开展务实合作,比如帮助埃塞俄比亚建设小型储能电站,解决环保局用电问题;帮助尼日利亚企业升级农药生产线,降本增效。 “我们正在推动真正的小切口合作,让技术真正在非洲扎根,帮助非洲实现内生发展。同时,我们也在提高当地自主技术的创新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我认为这也是科学研究回归应用本质的体现。”会上,莱克理工学院签署了多项合作项目,还发布了“2025年非洲先进适用技术项目征集”,启动108个中非产业合作与技术转移意向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制造、新材料、智能电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成果,在各界合作伙伴和照明的指挥下,“K征集的技术中,已经完成了小试和中试,有的可以直接量产,可以快速满足非洲产业的需求。”宋晓春说道。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